6605《黑龍江美少女:留港》

最近東北的黑龍江,「又」連續發生,建築物倒塌的意外。 到底是天災:特大強降雪?或人禍:明明剛檢測過,保證建築安全? 不知道。總之,聰明朋友的同事「黑龍江美少女」,堅決留在香港,沒打算回鄉。 並不是最近才發生的事。早在今年初,她已決定在香港過農曆新年。 不思念故鄉嗎?「氣温攝氏零下40度(!),寸步難行。」 不懷念家人嗎?「天氣太冷,一家人被逼關在室內,餐餐吃包餃子,沒意思。」 能源費近年漲價,家裏可夠暖氣?「政府有供應,建巨大蒸氣爐,給每家人送暖,不怕捱凍。」 [...]

Read More

6604《飲食均衡是「王道」》

說起「飲食」与「靈氣」,這是一個古老,亦是不同宗教信仰的共同話題。 許多人仍認為:吃得愈清,靈力愈強,對靈修愈有幫助。 為甚麼?主要基於三種原因。第一,戒殺生。 正是食素之用神所在,很多宗教沒有明令齋戒;但是為口腹之欲而濫殺,像食肆以「生劏」,「活吃」等作招徠,會助長我們殺生之心。 當成為日常習慣,會逐漸麻痺与生俱來的「慈悲不忍」,對修行大有障礙。 二是擺脫肉身的羈絆。要是你有心修行,會發覺自己的肉身,正是「臭皮囊」:貪吃,貪睡,多病,衰老等等。要是飲食有節制,身體的負荷,期望可以輕省得多。 三是攞脫精神的羇絆。很久之前,我們已發覺,飲食激發情欲。像飲酒,蔥蒜,生蠔,巧克力等,俱易令人動情。 [...]

Read More

6603《「飲食」与「靈氣」》

最近寫《秋天的味道》(10月23日),推舉「炒栗子」排名第一;並上載灣仔街頭寫真,現炒現賣,圖片組人氣最盛。 上星期,輪到介紹「京城十小碟」,十款前菜而已,無甚稀奇之物;但勝在夠熱鬧,彩色繽紛,大家看著高興,慷慨点讚,多謝了。 其實再之前,初秋時份,曾有「江南五小碟」:「蔥烤蠶豆」,「鎮江餚肉」,「醉鴿」,「油爆蝦」,「熱鴨舌」,貪得意,即興組成推出,竟頗受歡迎。 再再之前,社運及疫症期間,為對抗低氣壓,点菜時搞事:「五大肉餅,缺一不可。」 為兔太串,接受聰明朋友的勸喻,收歛為「四大肉餅」;後修訂為「六大肉餅」。有次貪高興,乾脆預蒸「八大肉餅」,賓主盡歡,全場譁然。 以上食品,即場吃不下的,全部帶回家,絕不浪費。隔夜餸,更好味,冇折墮,尤其是各款肉餅最耐放。 除了好吃,並提供話題:「京城十小碟」你最愛吃啥?為「江南五小碟」排名,又可以吵個面紅耳熱。 [...]

Read More

6602《昇平後的暴力美學》

很奇怪,通常劫後昇平,我們總以為好咯好咯,生活復常,大家可以過太平日子。 但是不。人性遠比我們想像中複雜:戰爭時,渴望和平;和平後,可能尚有餘下的戾氣未散,要尋找暴力宣洩。 最記得抗日戰爭,接連內戰後,中國的文化界,仍然是殺氣騰騰。 那個時代的音樂:《弓舞》,《小刀會》,《東海漁歌》等,成為香港所有武俠片的經典組曲,包括周星馳的《功夫》(2004年)。 香港偏安一角,很幸運地,躲過國內多場的政治風暴。但同時,亦生產大量曹達華/于素秋/陳寶珠/蕭芳芳的武俠電影。 1967年暴動後,暴力程度升級。那一年,胡金銓的《龍門客棧》,片末反派太監被圍攻斬首,大銀慕上飛甩人頭。 張徹的《金燕子》也不輸蝕:有場生劏鄭雷,開膛血淋淋挖心,殘忍到不得了,觀眾卻大呼過癮,成為賣点。 [...]

Read More

6600《坐低飲杯咖啡,食件餅》

灣仔海濱夜巿?廟街夜巿?使唔使揾人扮「蘇絲黃」,著件開叉旗袍站出來,再叼口煙,扮時光倒流七十年? 香港即使更淪落,尚未至於此。 現實裏的灣仔,早已飛升國際化,多樣化,現代化。雖然,照樣有傳統的「益新」「合和」「喜萬年」等食店。 亦有「檀島」「紅城」等港式茶餐廳。 可是「飲杯茶,食個包」,畢竟是周星馳 1989年《他來自江湖》的名句。2019年重播,仍大受歡迎。 搞笑尚可。但現代人誰還肯食「包」?個個貪靚,嚴戒澱粉。新型食店,最賺錢的模式:「坐低飲杯咖啡,食件餅」。 [...]
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