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行(19)“ 真的修行?第一「布施」“

要是「三心」不全:「出離心」,「大悲心」,「般若心」欠奉,以下這篇文章,可以不必看了。

但要是你具備「出離心」,看破世間的富貴榮華,無助於我們的生老病死。

並有「大悲心」,同情衆生之苦,感同身受。

以及「大悲心」,求智慧佛法,希望可救人救己,下一步,惟有修行。

(1)

很多朋友也想學佛,亦想修佛,無奈總遇不上合適的師父,令他們無從入手,非常懊惱。

這個請放心,佛陀寂滅之時,早已留下指引:萬一師緣不遇,不必勉強,可「以法為師」。

所謂「法」,即是佛法,並不複雜,化繁為簡,取其扼要,即是先具備前述的「三心」,以及實行「六波羅蜜」。

所謂「六波羅蜜」,是指六種實行力:「布施」,「持戒」,「忍辱」,「禪定」,「精進」,与「智慧」。

(2)

六行之中,很多人以為最重要的「智慧」,反而排最末,可見修行不是依仗聰明,或天資穎悟。

第一件,究竟你可有「布施」,即是「付出」的能力?不只是錢財,而是精神,心地,胸襟,見識,時間,以至一切資源。

許多人連一個笑容,一句「你好」也吝嗇,試問還說甚麼「布施」?

或是一味低頭看手機,極度自我中心,對身邊的人与事,全不關注。

亦不應懷有目的,精打細算回報率,而是要簡簡單單,發自內心(不忍,慈悲),即行布施。

(3)

過程中,一定會遭受挫折,或各種不如意的負面反應。

於是你要學習,布施原來也有門檻,不能強逼,不可傲慢,不宜過量,並要準確判斷形勢。

很多人以為「布施」一定是捐錢。不一定,在緊要關頭,你一句慰問,會更重要;或一句唸佛,會令對方省悟,功德無量。

諸如此類,俱要學習,改進,提升,莫退初心。最高層次的布施,一定是佛法,以心傳心,超越任何界限,救度衆生。當然,亦是最困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