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955《激發鬥心,入「阿修羅道」》

我們都聽說過「阿修羅」,佛教「六道衆生」之一;可是有關其定位,一向並不清晰。
一說在「人」之上,僅次於長享福報的「天人」。
一說在「人」之下,稍高於「畜牲」,「餓鬼」,与「地獄」。
即係点?其定位之游離,正說明「阿修羅」的本質:非善非惡,亦善亦惡,可善可惡。
原來在人世間,我們固然想行善,不想行惡,冀盼可以升上「天人」位。可惜,濁世多變,面對鬥爭之時,你仍可以恬淡自處嗎?
當今最現成的例子,是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。原是喜劇演員,相貌英俊,舉止親和,很得人民好感。
可是當俄羅斯,對烏克蘭進行軍事行動後,短短两年間,我們看著澤連斯基,從「好好先生」,逐漸變成硬朗,倔強,甚至有点猙獰的軍事領導人。
亦是從「天人」轉變成「阿修羅」。過程相當無奈:先前是民選總統,得民衆擁載,致力為國家謀福祉。
但是當外敵入侵,身為總統,難道你可以置身事外?惟有頂硬上,指揮軍隊,保衛人民,並向外尋求援助。
過程中,一定暴烈,生靈塗炭,多少人命傷亡?隨著戰况愈來愈激烈,對敵方,還說甚麼「慈悲」「不忍」?互相殺戮,寃寃相報,至此,你說這個人是「善」,還是「惡」?
正是「阿修羅」。即古印度語的「戰神」,男極醜,女極美,因鬥心受激發,爆發強大的破壞力,救人多,殺人亦不少。
論因果,試問這條數点計?不只是在戰場, 太平盛世,即使在職場及情場,凡是有爭鬥的地方,嗔念一起,「阿修羅」立現。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