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存(5):《識做》

這兩個字,足以寫一本書。可惜學校從來不會教,進修課程沒得學,許多父母及師長本身,亦不懂得,於是人人頭頂一團雲。埋怨與嫌棄別人「不識做」,倒是無師自通。

這門學問,跟聰明能幹才智無關,或許要在「社會大學」混幾年,才略有體會;或是那句老話:「世事洞明皆學問,人情練達即文章」。

像馮寶寶,沒有人能否認她是天才童星,自幼聰明絕頂;可惜離開水銀燈以外,在現實生活裏跌跌撞撞,還被家人抱怨:「唔識Do!」她聽到了,直覺上知道不會是好話,但是完全唔知點解?當然亦唔知點做?

還有鄭丹瑞,精靈傳媒人,可是一度在商業電台當「COO」(營運總監)之時,甚麼事應該向老細俞琤報?甚麼事不應該向她報?弄得滿天星斗,始終被認為是「不識做」。

最後他惟有逃離辦公室,放棄那些聽上去好似好勁的職銜,重返傳媒創作的崗位。

可見「識做」這兩個字之難。

臨急抱佛腳,惟有匆匆翻閱《紅樓夢》。書中的每一個角色,統統都是「人精」,沒有省油的燈,從董事局成員至外圍想入局的,他們的每一句說話、與每一件行事,俱有值得細味與學習之處。

最出名「識做」的是薛寶釵,歷代以來的讀者,必定讚她十分得體,八面玲瓏。

董事長史太君請吃飯,問她喜歡吃甚麼?寶釵必定掩飾自己的愛好,然後迎合太君的口味寫菜。公司辦壽宴,找戲班來唱戲時亦一樣。眾人爭住點喜歡看的劇目,輪到寶釵,她又是揣摩董事長的心意,很識做的揀一些熱鬧歡喜兼吉利的戲。

於是人人讚她賢德、識大體;當然亦有人覺得她太功利、過於攻心計。

不過評價寶釵之前,亦要考慮到其身分。她是公司的非執行董事,職銜高貴,所有重要聚會必定預有份兒,出事時卻可以一閃而去。

寶釵母即是薛姨媽,本身具雄厚資本,江南薛家是當時所謂「四大家族」之一,民間流行曲也有得唱:「豐年好大雪(諧音《薛》),珍珠如土金如鐵」。

後來縱使末落,依然是巨富,薛姨媽跟賈氏企業的執行董事王夫人是親姊妹,於是帶一套套的名貴行李箱籠上門暫住。憑如此背景,加上如此財力,寶釵的「識做」,顯然是事半功倍,得心應手之至。

其實以其條件,應該可以做得更好。

董事局以外,輪到看管理層,眾高級私人助理之中,服侍董事長史太君的鴛鴦、繼任人賈寶玉的常任秘書襲人等,俱是出名識做,應付上中下人等熨貼周到,辦事鉅細無遺,也是值得學習的對象。

可是她們的後台都是太勁,走出來誰敢不給幾分面子?因此她們的「識做」,其實是相對的「易做」,仍未算得上是真正高手。

至於在建制之外,不惜千方百計,想鑽營入局的,則有賈芸與劉姥姥。

芸哥兒是賈氏子姪,但已疏遠破落多年,為謀賈氏企業的外判肥缺,他先是求董事之一的世叔賈璉。但是這位uncle沒有實權,於是他轉移目標往董事總經理王熙鳳。

賈芸非常識做,風聞她愛聽好話,又喜歡收禮物;不惜借貴利買厚禮,然後窺準機會,撲上前交心兼拚命擦鞋。結果,賈芸終於得到渴望已久的外判工程。他成功的原因不只是識做,還有是選中目標,並且不做則已,一做即去到非常徹底,不會扭扭。

另一位劉姥姥,則是疏遠到隔幾房人的窮親戚。只因為在鄉下太窮,才不惜厚老臉皮,上賈氏企業撈點油水。她走的是「史太君愛老憐貧」路線,方向正確、目標清晰,而且勝在不貪心,只希望賈氏打賞些衣服食物即滿足。

劉姥姥識做之處,是上門打秋風之餘,不會一味扮慘扮苦,她深諳人情世故,完全放下身段,任由鴛鴦擺布,扮小丑哄史太君開心,為企業仝人提供娛樂。於是她得到比預期豐厚的物資,足夠返鄉下跟兒孫度過嚴冬。這段經歷正是「劉姥姥入大觀園」,二百幾年來仍是常被引用的流行語。

可見年輕有年輕的識做,年老有年老的識做,不過賈芸與姥姥,始終是建制之外,識做一次已足夠。

要是你處身賈氏企業,年年月月、日日夜夜,即是現時所謂「七至廿四」都咁識做的,首推平兒。

她是董事總經理王熙鳳的高級助理,一人之下,千人之上,掌管整間賈氏企業的內部事務。鳳姐出名精明巴辣,這個老細已是出名難湊;加上她老公賈璉,亦是掛名董事,不過出名好色,對平兒,經常露出一副垂涎欲滴的狼相。作為一個中層打工女,平兒對上,要應付幾層上司。最慘是頂頭老細兩夫妻,一惡死一鹹濕,動輒得咎。對下,又要應付幾層手下,蠱惑吞泡落格姣媾,花樣層出不窮,少一分精神也應付不來。可是平兒心地善良,懂得為人想,雖然沒有唸過MBA,但是是非常識做,管理手法軟硬兼施,令眾人口服心服,老實說,甚至比老細鳳姐更高明。

平兒在書中的代表作,是第六十一回《判冤決獄平兒行權》,後來,她總算有個不錯的結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