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811《面對轉變,利益優先》

自有人類以來,歷朝歷代,聚散興亡,怎少得了「變」?
通常我們不喜歡,可是誰能避免?當身處急劇轉變中,究竟應如何取捨?許多人簡直是亂哂大籠,紛紛淹沒在時代的洪流。
有人衰無知,站錯隊,像唐朝「安史之亂」後,大詩人李白投靠「永王」李璘,被撥為亂黨,險被處死。
亦有人衰反應慢,像另一位大詩人杜甫,仍痴心效忠舊主玄宗;卻不知朝廷已換上新領導班子,肅宗登位,長安「王侯宅第皆新主,文武衣冠異昔時」(《秋興》),亦是香港現今的寫照。
詩人与家眷的下場,落泊悲慘,雖有佳句流傳,但可否活得好一点?
可以呀,像白居易,同樣寫詩(《長恨歌》),但擅長投資房地產,得厚利,那管政局常變?凡事總看不順眼,仍可以安享晚年(「笙歌歸院落,燈火下樓台」)。
香港至今的房屋政策,仍借用詩人的大名「白居二」(白表居屋第二巿場計劃),千古留名。
總好過漂泊無依,晚景凄涼。 所以歸納起來,當大變發生,即使你不情願,不接受,不喜歡,第一考慮應是「利益」。
可留,可走,可躺平。審視形勢,準確判斷,作出這個決定,是否有利生存?而不是單憑個人的愛憎喜惡,情緒化最危險。
得利益(「祿」)後,可以生存下去,才講究穩定(「權」),以及名譽(「科」),正是紫微斗數「四化」的精髓。古人較重視「名節」,寧死不屈;現代人傾向實際,先存活下來再說。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