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683《「車輪戰」的暴力美學》

凡是社會動亂之後,我們都需要「暴力」作娛樂。
自古以來俱如此:劫後昇平,民間仍充斥大量不安,焦躁,鬱悶等負面情緒。通常,官方會舉辦文娛活動,試圖撫平過去的創傷。
另一方面,老百姓靠「觀賞暴力」發洩。古時看斬頭/凌遲/腰斬/誅九族,愈血腥,愈過癮。
近代較文明(?),改為槍斃/公審/批鬥等,道理如一。現代人更進步,可以進戲院看電影,集體欣賞「暴力美學」,同時嘆冷氣,吃爆谷。
香港在2019年亂後,需要幾多「暴力」宣洩?去年《毒舌大狀》,收 1 億640萬,賣的正是「語言暴力」。
未夠,於是有今年大賣的《九龍城寨之圍城》,連場動作,打到冇停手。6月票房破 9000 萬,有機會創新紀錄嗎?
要看其暴力程度。許多人說這是一部武俠片,以同樣尺度去量度,片末的「城寨四子」圍攻強敵,大打車輪戰,不禁令人聯想起經典武俠片《龍門客棧》(1967年)。
公映於「六七暴動」之後,當時創下史上最強的 200萬 票房紀錄,比一般 100萬多一倍。
現代觀眾重看,以為「平平無奇」。其實最震撼是片末車輪戰一場,衆俠士/女俠等又是不夠打,輪流合攻大太監曹少欽,最後一劍斬人頭飛脫,鮮血噴射如箭。
嘩,剌激!觀眾拍爛手掌。可惜這一場公映時才有得睇,後來被剪掉,劇力大減。相比之下,《圍城》的車輪戰相當潔淨,老幼咸宜。
同年,還有張徹的《金燕子》綁起「大胸」鄭雷,剖刀生劏挖心,大出血,可見「血腥大導」這外號,非浪得虛名。
又是被剪掉。但單純以戲比戲,1967年的暴力,比這两年更猛烈。亦可見,現代觀眾的接受程度較温和,屬好事。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