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674《血統:寧願冷處理》

我們与西方人交往,一向有三禁忌:年齡,收入,性取向。除非對方主動告訴你。
更深層次,另有三樣不能觸碰:宗教,種族,血統。除非你打算跟對方結婚。
提及前两種,已足以發動戰爭。去到「血統」,可以說是最終底線,涉及個人的生存價值。
中國人比較看得開,我們雖然有「慎終追遠」的傳統;但是經歷幾千年的戰亂聚散,逐漸,放棄對家族的執著与堅持。
雖說「虎父無犬子」;又有「龍生龍,鳳生鳳,耗子(老鼠)的兒子會打洞」。可是也知道:「將相本無種,男兒當自強」。
歷代的開國皇帝,像漢高祖劉邦,宋太祖趙匡胤,明太祖朱元璋等等,俱是平民出身,所謂「血統論」,根本不成立。
近代的孫中山,毛澤東等領導人,亦是來自普通家庭。所以當有法官之女,自稱是「blue blood 」(貴族血統)之時,只會令大家恥笑,沒有當認真。
但是對西方人來說,卻笑不出。「血統」是很嚴肅的一回事,因為涉及繼承:皇位,財產,土地,資產,國籍等等,很多時候,傳男不傳女。
中國及日本人,尚有「入贅」的傳統;西方卻沒有,鐵板一塊,嚴防家產外洩,亦可見對血統的堅持。
我們也有認真研究,但不算普遍。較出名的例子,是任教大學兼寫作人的秦家聰(Frank Ching),1991年曾有著作《The Li Dynasty》(李氏王朝),牛津大學出版,描寫香港名門李氏的發跡史。
著作的開篇,正是追溯李家的祖墳,原是「陰宅」的風水名穴。後來,作者可能考究上癮,寫人不如寫自己,於是著有《秦氏千年史》,沿族譜回顧歷代祖宗。
寫得精細緊密,明顯下過大量功夫。但並未因此掀起潮流,不比西方國家,足以發展成專門學問,甚至是一種專業。
或許,我們這樣「冷處理」比較好。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