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生人住屋,要看【陽宅】風水,現代社會已相當普遍,視為【環境科學】之一種。
至於先人下葬,則要看【陰宅】風水,主要是看墳墓的地点,土壤,水流,与方向等。
表面上,两者風馬牛不相及。但是在我們生存的多重空間,生人影響先人,先人亦影響後人,多方面互動,結合起來,力量可以非常強大。
究竟怎樣運用【陰宅】風水?首重我們的信念。
如果你是佛教徒,修行的目標是“ 超輪迴,脫生死 ”,試問還怎會留戀這具臭皮囊?死後趕快往生,去向各憑因果。
如果你是天主教/基督教等,基本上反對。
連結最深的是道教,屬中國人的原始信仰,對喪葬非常重視,具備冗長而繁複的儀式,志在 “ 奪天地之造化 ”,逆天而行,根本捨不得走。
北宋的理學家朱熹,將【陰宅】風水,牽扯進儒家學說。為甚麼?因為儒學重【孝】,父母死後下葬,要是不懂得擇墓穴,任由先人的遺體被虫蟻咬嚙,或被水淹,試問於心何忍?
於是自宋以來,凡是讀書人,總要學点風水; 正如孔子之後,知識分子總要學点占卦;林林總總,令玄學走向平民化。
可見這一門學問,与【陽宅】風水的實用性不同,亦非即時見效,涉及幽冥,添上神秘及靈異色彩。
若問【陰宅】風水的道理,直接說一句:【怎樣善用先人的遺體 ?】只靠一副遺骸,力量當然有限;於是要借助墓穴的風水,結合山川河嶽,以及先人對子孫的強烈牽掛及感情。
另一方面,子孫對先人,亦要懷念追思,常到墓前拜祭;雙方感應,轉化為動力。至於【陰宅】風水的強弱,很視乎墓穴的環境; 究竟有多厲害?看風水先生的功力。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