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有看周星馳的《唐伯虎点秋香》(1993年)?星仔演明朝江南才子唐寅(伯虎)。
片首有一場:唐府後門,群眾聚集,只為等家傭倒垃圾;然後一湧而上,爭奪他的廢棄字画草稿等。
誇張?實情只會更厲害。先前說「草書」,由於這門書法太難,高手極罕有;除了歷史上出名的「張旭」「懐素」等之外,近代只有于右任(1879 – 1964年》)。
民國政府開國元勛之一,著名政治家,教育家,報章創辦人,書法家,號稱「現代草聖」,著有《標準草書》。香港中文版《讀者文摘》,早期常有記載其軼事。
于老的「字」有多搶手?他晚年任台灣監察院長時,發現員工四週小便,不雅,隨手寫公告張貼:「不可隨處小便」。
怎料被當作「墨寶」,多次被偷下來,逐字重新組合:「小處不可隨便」,拿去拍賣行,登大雅之堂,頓成為搶手貨。
于右任尚且如此,何妨唐寅,更何況王羲之?于老寫的便條,古稱「尺牘」,包括:書信,短訊,詩句等,即是今日的 whatsapp 。
我們常聽說,學書法要臨摹的「帖」,正是屬此類。像故宮珍品,曾在香港展出的王羲之《快雪時晴帖》,原是清高宗乾隆的至愛,秘藏於「三希堂」。看內容,僅是两行廿四字的便條,還要是摹本。
日本皇室,亦有收藏王羲之的《喪亂帖》,傳說在「聖武天皇」(701-756年)時傳入,八行六十二字。
經現代中日專家考據,應是梁武帝時書法家「徐僧權」(502-549年),以「雙勾填墨法」臨寫的精緻摹本。2006年,曾在上海/東京展出。
還有王羲之《奉桔帖》等,送友人一籃桔,加張便條,字一行(「奉橘三百枚,霜未降,未可多得」);千百年後,竟成為「國寶」供奉 ! 當然,史上最強的爭奪戰是「蘭亭集序」。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