潮流興講「大灣區」/「高科技」等。很好,國家政策一定要支持。
可是「高科技」,也需要配合好體質。
像去年北京冬奧,在疫情肆虐下,仍完善舉辧,取得莫大成功,更帶動中國北方的冬季運動。
包括:國民體質,旅遊,醫療,運動服,運動科技等等;比較吃虧的是飲食,伸延至整體經濟/民生層面。
可是今年的一至二月,通常是滑雪旺季,中國的冬季活動,竟然被冷待;豈不是辜負了國家領導的一片苦心?
香港人去滑雪,首選仍是日本;其次是北美。可惜歐洲回暖乾旱,下雪量不足;加上俄烏戰事仍持續,瑞士不宜去了。
日本佔地利,飲食亦接近我們的口味。論滑雪場地,本州長野県第一。北海道第二。
尤其是二世古,隣近機場,往返方便,是香港人的熱門滑雪地点;最近連銅鑼灣「謙記」火鍋店,也在當地開分店經營,日本傳媒已廣泛報道。
希望將來有機會,可以開在北京。至於運動人才方,今年的華裔小女將,原籍山西,僅十一歲的周苡竹,奪「winter dew tour」(冬季激浪巡迴賽)第二名。
可惜比賽地点在美國,而不是中國北方。令人聯想起去年初,在北京冬奧大出風頭的谷愛凌,亦是十七歲少女,亦是華裔美籍。
現今這位周苡竹,年紀更小,前途無可限量。須知滑雪這種運動,年紀愈小學,愈易上手:身輕,小巧,不畏高,不怕跌,用巧勁,而不需用蠻力。
追求個人表現。類似跳水/體操等,特別適合中國人發揮。
金庸寫《神鵰俠侶》,有一段雪地鬥輕功:小龍女,老頑童,裘千仞,三強比試。結果最後誰勝出?竟是輩份最低,身形最輕的小龍女,正是深得「滑雪」的神髓。
以往在日本的滑雪場,常見少女飛快地滑下雪山。風吹仙袂飄飄舉,翩若驚鴻,矯若游龍,希望將來在中國見到。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