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276《「玉座珠簾」,慈禧最美画像》

一個美女的最大遺憾,是在青春煥發,如花盛放之時,竟沒有拍下照片。
古代稱「寫真」或「肖像」。非中國人擅長。我們的傳統國画,早已發展到抽象寫意,遠遠抛離形骸的拘束。
反而西洋画,專攻「光」与「影」,研究立體与透視法,像真程度極高。
所以當慈禧太后(一八三五至一九0八年),遇上美國女人像画家,嘉芙蓮卡爾之時,一定相逢恨晚。
那是一九0三年,八月五日,上午十一点。 當時,太后六十七歲,画家三十八歲。會面地點在北京城西的頤和園。
為甚麼還要画像?十九世紀末已有攝影機,御前女官德齡公主,曾替太后拍下多款照片。
可惜時不予我。慈禧年輕時,也曾是出色美女。否則,咸豐帝不會鍾情她,賜封號「懿妃」:「一次心」,只見一次即動心。還与她生下兒子,即是後來的同治皇帝。
那些美好的日子,沒趕得上拍照。後來有機會,已是六十歲後。影像太真實了,拍出來,總是個古板老太兼惡家姑樣。
人像画不同,可以搞「美圖秀秀」。於是美國大使夫人,穿針引線,將嘉芙蓮引薦,替太后精繪了四幅真人大小的画像。
第一幅當熱身。第二,三幅最神似。但是慈禧最喜歡的,是第四幅画:面容較圓潤,像個富泰,又好脾氣的貴婦。
這幅心水画,在一九0四年四月完成。跟著萬水千山,從北京運往美國聖路易巿的世界博覽會展出;然後收藏在華盛頓的史密夫索連恩博物館。
上世紀六十年代,外借台灣故宮博物館。成為歷史小說家高陽,寫慈禧全傳《玉座珠簾》(一九七一年)的封面。
令讀者驚艶!幾時見過這樣漂亮,又寬容的慈禧?小說啟發香港的大導演李翰祥,拍出两部清裝巨片《傾國傾城》与《灜台泣血》(一九七五年)。
画像廣為流傳。台灣外借四十年後,終於歸還華盛頓的博物館,最近完成修復工程,重見天日。據說有機會出現在國際拍賣巿場。
連同當時的四幅慈禧画像,請留意四個共同特点。其中之一,是極罕有的「鳳」壓「龍」。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