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久沒有出色的武俠電影了。專指古裝刀劍,民初拳腳片不算。
緣於在中國社會,每人也有個「江湖」,供我們精神上行走。愈古風,愈遥遠,自由度愈大。
所以論「破」,怎少得了武俠片?短暫式微,不等於從此消失。
先回顧過去。戰後香港,筆者每十年嚴選一部,歡迎各路英雄指教。
六十年代的本地創作,首推《如來神掌》,寶珠芳芳的多部作品,亦十分精采。
但說到「破」,一定是胡金銓的《龍門客棧》(一九六七年)。大銀幕上,群俠揮劍斬人頭,創香港電影先河。
七十年代,興民初及古龍式武俠片。只能揀一部的話,《俠女》(七一年)無得輸。導演又是金銓,竹林大戰一場,震驚中外,法國康城影展得獎之作。
八十年代惟有《蜀山》(八三年)。徐克的精采構思,洶湧澎湃,可惜趕不及拍出來。与翁倩玉,夏光莉,劉松仁等閃亮明星,無奈擦身而過。
全片有佳句,卻成不了佳篇,整體仍瑕不掩瑜。
九十年代,老徐的技巧更成熟,代表作《東方不敗》(九二年)。非常出色的「二次創作」。從劇本,演員人選,至場面調度等,處處顯示「破」的力量。
二000年代,《卧虎藏龍》橫空出世。導演李安心平氣和,温文爾雅地說一個非常反叛的故事。「破」在將武俠電影帶到荷里活,奧斯卡得獎不再是夢。
二0一0年代,最厲害的是《綉春刀》(二0一四年)。導演路陽,風格上最接近故金銓。
影片反智反英雄,再沒有女俠/大俠/高僧。只有基層小公務員,發出「螻蟻一般的怒吼」,在龎大的官僚制度中苟活,非常之有現代感。
二0一0年代,香港/台灣沒交好功課。唯一之選,又是路陽的《綉春刀》二集《修羅戰場》。繼續描述小人物的辛酸,同場加映宮闈鬥爭,繼續絕望的掙扎。
特点仍是「破」,与衆不同,不落俗套。二0二0年代,期待《綉春刀》三集,以及徐克的《射週英雄傳》公路電影系列。誰知道呢?可能還有其他,「武俠」不死。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