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850《親到貧時不算親》

小朋友問「為甚麼春夏時,蜜蜂要忙碌工作,不去玩?」
又:「為甚麼秋冬時,蝴蝶還要撲出來揾食,不休息?」
答案只有一個:「為了生存。」
不只小朋友問。許多大朋友,也胡裏胡塗。「生存」,有幾難?
現在明白了,可惜,通常已太遲。两者的分別,在於春夏好景時,蜜蜂邊做邊玩,有積蓄。秋冬可休息。
蝴蝶卻只玩,不做,沒積蓄。 待秋冬不景時,才飛撲出來開工!景况當然艱難。即使你肯做,風雪中,恁你多漂亮迷人,照樣香消玉殞。
怎樣才可以避免悲劇發生?答案亦很簡單:得「祿」。代表生活所有資源,現代綜合為「錢」。
有錢不是大哂,亦不是可以解決所有問題。卻足夠換取「時間」与「空間」。
蜜蜂正是群體有積蓄,於是可以一起度過寒冬。蝴蝶空自美麗,可惜捱不過風刀霜劍嚴相逼。
缺祿有幾慘?資源少,中國人叫「貧」。去到盡,叫「窮」。香港年輕人甚少有機會經歷。
像中共第一代領袖,瞿秋白十六歲時,寫的七絕詩《哭母》。很有名的第一句:「親到貧時不算親」。
点解搞成咁?大約一百年前,一九一六年的二月七日(年初五),瞿母用虎骨酒吞服火柴頭灰自盡,家貧至無錢殮葬。
現在回頭看,只覺荒謬:瞿家在江蘇常州,書香門第;瞿母金璇,亦是世代為官,精通文墨;何以破敗至此?
原來中國舊社會,有一種奇怪的風氣:「以工作為恥」。
出來做事?醜。講錢?醜。追還錢,更是醜上加醜。會被質問:「你很等錢使咩?」反而被看低及羞辱。
像瞿秋白,父母空有家世學問,卻不屑工作。生活上,投親靠友,賒借渡日,才算是清高(!)。難怪將生活編寫成大悲劇。
希望現今香港,不至於走回頭路。你不想做,不上班,只想「躺平」?好得很,請通知一聲,我做埋你嗰份。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