船翻了,人沒了,從此下落不明。
你以為大家會傷心?會關注?社會糾集強大反對力量?歷史為你爭取公義?
不。唐朝「詩豪」劉禹錫,曾有名句:「沉舟側畔千帆過,病樹前頭萬木春。」
你沉了?你病了?世界不會因此而改變,地球不會因此停止轉動。
你死你事。後浪加快湧上,新芽鬥快長出來,唔該借歪。
說出來,好像很殘忍。但是人類的文明,因此發展而來,仍是擺脫不到「弱肉強食,勝者為王」的森林定律。
間中,或許有短暫的休憩位,容許你放縱享受。但一旦沉迷,其他人迎頭趕上,會迅速將你排擠掉。
從盛唐,到現今香港,無甚分別。歷史多變,但人性沒變。
像劉禹錫,与白居易同時期。俱是生於安史之亂(七五五至七六三)約十年後。
至此,盛唐的風華,長安的繁盛,統統已成過去。不論是「詩仙」或「詩聖」,俱屬遲暮,成為傳說中的名字。
劉与白出道時,正面對一個日落西山,逐漸沒落的晚唐,充滿無奈及無力感。
两位俱是大詩人,亦同是官場失意人。敬宗寶曆二年(八二六)冬天,初遇於揚州。
白居易贈詩一首(「詩稱國手徒為爾,命壓人頭不奈何」)。劉算是看得開,回贈「沉舟」那著名两句。
不愧是「詩中之豪」。我們都知道,杜甫貼地入世:「聞道長安似奕棋,百年世事不朥悲。」傷感於時局的無常變幻。
李白則一向超離地:「飛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銀河落九天。」自比神仙中人,長期 high 爆,正是睬你都儍。
但不論是「仙」,是「聖」,或是「豪」,都要吃飯住屋,照顧老小。
白居易算是做得最好。雖然他失意仕途,熱血漸冷;晚年卻因炒賣房地產,在長安致富。
既事無可為,乾脆離開公務員團隊,從此在豪華別墅內,晚晚開P (「笙歌歸院落,燈火下樓台」)。
放在香港,一樣行得通。難怪房署有「白居二」居屋計劃。不論政見,不論信念,不論成敗,記得要買樓。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