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591《專注力是一種天份》

說「傳心」,不神怪,不迷信,不痴線,更不是發神經。
只是高度專注,集中所有思想力量,跟你的對象溝通。
中國人很早已經有一句:「精誠所至,金石為開」。
王家衞《一代宗師》也有:「念念不忘,必有迴響」。
李商隱更是「傳心」派掌門:「身無彩鳳雙飛翼,心有靈犀一点通」。
甚至《牡丹亭》的「幽媾」,穿越時空戀愛,正是「傳心」的高水平實踐。
可惜說時容易,做時難。 怎樣才能集中專注,達至「精誠」/「不忘」/「心有靈犀」等狀態?
經過長期觀察,終於要承認:原來專注力是一種天份。
以金庸小說舉例。聰明人有很多種,最常見是「少女黃蓉」:機智,靈巧,超醒目,反應快,兼牙尖嘴利,得勢不饒人。
論角色設計,的確夠生猛。但是沿同一途徑移動,去到中年,黃蓉一定是個很討厭的八婆。
缺乏的正是沉穩与專注力。她的對照是郭靖。後來的「升呢」版是郭襄。
看《倚天屠龍記》的序幕,小郭襄上少林寺,在高僧面前打少林拳,正是黃蓉的「快餐式聰明」。
後來她學得《九陽真經》,再加上持有倚天劍,開創峨眉派,獨當一面,非有專注力不可。
尤其是中年後,仍然乜都有份,乜都叻唔切,像街市擺賣雜架攤的小販,《紅樓夢》所謂「六國販駱駝」,何去何從?
原來任何一種學問,初學時一定容易。但是再深入,向高層次進發,惟有專注鑽研,必然走上孤獨刻苦之路。
無奈。完全是個人選擇:學到這個地步,應該柴娃娃,嘻嘻哈哈的混日子? 還是真的忍不住,很想上山頂看風景?
有位朋友,曾為此沉吟良久。其實學到山腰也不錯:高過初班,又未至於離地,還有許多師兄弟同門等陪伴耍樂。
卒之,他作出痛苦選擇:上上上,向山頂進發,終於看到千里之外的風景。卻不料,從此看身邊也不同了……。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