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462《最高行為藝術:「葬花」》

今年的夏天特別早。先前說起:「端午」/「大暑」未到,酷熱先來襲。 春天惟有提早引退,百花讓路;那管姹紫嫣紅曾開遍,紛紛零落飄散。 種花人充滿希望。開花萬人觀賞。落花時節,日本人稱為「櫻吹雪」:漫天亂紅飛舞,「落」而不「下」。據說是粵劇《帝女花》,終場《香夭》的靈感來源。 通常到此為止。花落,終了,完場,收工。大家無以為繼。 宋詞有晏殊名句:「無可奈何花落去,似曾相識燕歸來。」總算是帶出一点希望,無奈中,仍甚勉強。 認真盤点起來,古今中外,面對這種「春盡花落,大勢已去」的殘局,最勇敢的,只有《紅樓夢》的林黛玉。 二十七回《葬花吟》,一般人認定,是全書的主題曲。表面上,是傷春悲花;甚至有讀者認為是無病呻吟。 [...]

Read More

6461《「搞事」變「出事」》

先前說起:「大事化小,小事化無」,才是興旺之道。 相反:「小事化大,大事化災」,背後必有企圖,即是我們常說的「搞事」。 通常大家認為前者好,後者衰。 卻又未必。當前者實行太久,成為習慣,人人使「化骨綿掌」,將所有壞事醜事臭事,全部遮蓋起來,對外永遠是冇事冇事,看似歌舞昇平。 換來短暫安穩,可是問題根本沒有解決。過了一段時間,腐敗至潰爛程度,終至毀滅。 歷史上的教訓太多。為免社會僵化,於是有另一派說法:要經常整頓/改革/內鬥/批判/競爭,人人打醒十二分精神,時刻提高警覺,才能保持活力。 两者互相推進,如陰陽之道。有時「冇事」(陰)太久了,懶洋洋,懨懨悶,缺乏動力幹勁。 [...]

Read More

6460《小事化大,用心不良》

緊急關頭,一定要請大人物出場。 習近平主席在《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要一以貫之》(2022年10月),向高級幹部說了七個故事。 其中之一,正是《紅樓夢》七十四回,大觀園樂極生悲,由三流管家婆,執寶玉母王夫人的令箭,帶領惡僕進園抄家去。 真正話事人王熙鳳,聰明絕頂,今次反而靠邊站,避鋒頭。 小人短期得勢,那領軍的「王善保家的」,意氣風發,挨門逐戶的抄查過去。連寶玉/黛玉/李紈/迎春/惜春等都不放過。 諸位少爺小姐,平時享福慣了,全不懂得反應。 只有二小姐賈探春,一向精明能幹,對闖入者訓斥:「可知這樣大戶人家,若從外頭殺來,一時是殺不死的。這是古人曾說的《百足之虫,至死不僵》,必須先從家裹自殺自滅起來,才能一敗塗地,正所謂《物必先腐而後虫生》。」 [...]

Read More

6459《求:高科技辟雨法》

每逢下雨天。每逢在中上環走動。 當路人甲乙丙,互相撐起大傘,互篤,互插,互相廝殺,又弄得週身濕漉漉,非常狼狽之時。 我的頭。我的外套。我的西裝褸。還有我對名牌皮鞋/波鞋/涼鞋等等,全報消。 這時候,誠心誠意,祈求當今世上,所有的高科技人才,可否造福社會,救助我等蟻民,發明一種有效「辟雨法」? 即係落雨不用担遮,不用穿雨褸,不用戴防水帽的偉大工程。 可有留意,我們人類在下雨天,應對方法仍然極度落後? 基本上,五千年來,我們對抗雨水,方法如一:得個「遮」字。原始人用大塊葉;唐宋元明清歷朝,都係用油紙傘;經歷千百年,現代人依然沒改變。 [...]

Read More

6458《莫勉強,唔襯我嘅》

每年四月,逢張國榮死忌,總令人回想起他的代表作《阿飛正傳》(1990年)。 他演「郁仔」。臨出發,擬往菲律賓尋找生母,踏上那「命運不歸路」之前;將心愛的跑車,与女友劉嘉玲,付託好友「奀仔」張學友。 他並沒有接收。反而賣車換錢,送贈嘉玲;臨別時,自嘲苦笑:「唔襯我嘅。」 語帶雙關:既指跑車,亦指女友。這是奀仔的自知之明。 原是自然之道,用於飲食,中國人最有天份,我們擅長「融合」。 代表作是廣東菜的「冬瓜盅」:冬瓜粒配火腿,鷄肉,瘦肉,蝦仁等,一起熬煮。 神來之筆,是「夜香花」。夏天這麼多花花,當初,怎會想到獨揀它出來,与冬瓜結為夫婦? 簡直是「襯」到絕。還有蛇肉加鷄絲/肉絲/菊花等,一起煑成蛇羮。 [...]
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