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前說起:「大事化小,小事化無」,才是興旺之道。
相反:「小事化大,大事化災」,背後必有企圖,即是我們常說的「搞事」。
通常大家認為前者好,後者衰。
卻又未必。當前者實行太久,成為習慣,人人使「化骨綿掌」,將所有壞事醜事臭事,全部遮蓋起來,對外永遠是冇事冇事,看似歌舞昇平。
換來短暫安穩,可是問題根本沒有解決。過了一段時間,腐敗至潰爛程度,終至毀滅。
歷史上的教訓太多。為免社會僵化,於是有另一派說法:要經常整頓/改革/內鬥/批判/競爭,人人打醒十二分精神,時刻提高警覺,才能保持活力。
两者互相推進,如陰陽之道。有時「冇事」(陰)太久了,懶洋洋,懨懨悶,缺乏動力幹勁。
間中要「搞事」(陽)。有人不惜撕破面皮,大鬧一場,乘機權力轉移,改朝換代,也是一種進步。
陰陽互相交替。更多時候,是陰中有陽,陽中有陰;或陰盛陽衰,陽盛陰衰;正是《易經》的道理。
當任何一邊,走向極端,俱會帶來不幸。像中國晚清時代,只求「冇事」,後來喪權辱國。
但過於熱衷「搞事」,亢龍有悔,又會爆發文化大革命。
正如《紅樓夢》七十四回抄家,晴雯夭亡,標誌賈府的衰落。但事件當初怎發生?原是有小丫頭好心報信:老爺回家,要查寶玉功課。
於是寶玉連同衆丫鬟,通宵「開夜車」,非常折騰。晴雯心生一計:扮有賊入屋,令寶玉受驚生病,乘機告假免檢。
無中生有,還不是「搞事」!這一搞,牽連大觀園內保安,守夜,巡更等,引出其他毛病糾紛,暗地裏都怨晴雯。
弊在她仍不知收斂,持續囂張。及至抄檢大觀園,明知她是清白,仍沒有人肯出面維護說情,終至被逐身死,亦可說是搞事者的收場。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