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674《轉職三十次,繼續返工》

看社會發展,日本与香港較接近,通常比我們跑快十年。
換句話說,要知道香港的未來,可参考日本。
像日本的經濟泡沫爆破,發生在九十年代。其後,輪到香港的金融風暴/海嘯。
又像日本的「港區」計劃,鼓勵年輕人搬往「首都圈外」。其實,等於我們現在催侷「大灣區」。
香港近两年,受社會活動及疫症重創。幸好政府有補貼計劃,但以後呢?
始於要靠自己。惟有掙扎求存:轉型,兼職,進修,只求有粮出。
可以轉幾多次?無上限。去到個人与家庭的存亡,不應有太多限制。
像日本,戰後美好的「終身僱用制」,已隨風而逝。新一代年輕人,早已學會長期打散工,及多兼多能。
趕不上的,像五十七歲的佐藤靖彥,轉工三十次,正迎向「孤獨死」 的命運。
日本每年,這類人口約有三萬,數字按年攀升。他們有三点特徵:無家庭,無工作,無資產。
換句話說,身後蕭條。沒有家人出面殮葬;沒有公司代辦身後事(像李菁孤獨死,邵氏仍出面替她料理)。
通常他們會有些隨身物品,自以為珍重收藏,心肝寶貝到不得了。但人一死,清潔工隨手就扔掉。
好端端一個人,為何淪落如此?上一代仍有迹可尋:蠢,懶,貪玩,沒唸好書,沒工作之類。
轉工三十次的佐藤,卻會告訴你:即使做對所有事,仍有可能流落江湖。
他受過工業專科教育,原是建築師,曾經負責巿值十億日元(約七千多萬港元)的建築項目。
但一次泡沫經濟,令建築公司倒閉。為尋找与以往相若的工作,他奔走两三年,仍失業。妻子離婚,携子女出走。
佐藤從此獨居,以為減少家累,會較有利生存。從此減這,減那,減無可減,終至孓然一身,預見將來是「孤獨死」。
當下,仍要養活自己。他繼續工作,不再揀擇,目前在東京的公園當管理員。平時忙於掃落葉,收工後,找朋友喝酒消遣。
三年後,將退休。点算?惟有到時再算。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