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疫後復常,許多人急不及待,作「報復式」外遊。
於是有大量不愉快的旅遊經歷,最近熱炸的有:「坐經濟客位被人壓」/「被困經濟艙失自由」等等。
有長者因此大發雷霆,發動文革式批鬥,逐日數斷水斷粮之苦,喊寃喊慘喊受難(下省一萬字)。
奇怪,不禁問:當初,為甚麼要出行?
中國人說「行船跑馬三分險」,已幾千年,旅遊屬高風險玩兒,只適合少年人。
類似經歷,年輕時統統試過:上錯船,去錯碼頭,通宵睡電話亭。上機後,遇大風雪,不能起飛,全機人三度上落,被逼通宵滯留之類(又下省两萬字)。
卻不以為苦,只當歷險故事。亦因此,三十歲後,修心養性,努力賺錢,立志告別窮遊,出外要住「Hilton」或同級酒店;還有五十歲後,一定要坐商務客位,頭等則不必。
否則,寧可不去。尤其是已到「樂悠」之年,應要知進退,靜水深流。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