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於飲食,有個致命的弱點:衰「好奇」。
譬如說,有一次在倫敦機場的候機室,看見「B鬼」煮雲吞麵,你會不會試?
聰明朋友与智慧先生,以九秒九速度彈開,斷然拒絕。可憐的我,明知風險甚高,仍是要捧住個碗,衰衰咁埋去試一次……。
結果?不消提。
隔一段時間,故態復萌,今年死於「蟹粉」。公司附近有小上海及馬拉店,两間都賣賣蟹粉小籠包(80元4粒),下午茶餐蟹粉飯,蟹粉麵等,只售40多元。
蟹粉喎,回想起以前在「天香樓」,吃蟹粉麵,蟹粉翅的好日子;仲有跟店夥「小寧波」學拆蟹粉,成為「天香派」弟子的年輕歲月。
現今,点解咁平嘅?又係中「二十元買粒鑽石的騙局」,從容就義,照吃!
食時幾好味,但之後,天旋地轉,只覺調味料有点古怪,不舒服了整個晚上。
翌日早上落街,見貼滿街招海報,又係 sell 「蟹粉」,卻是撈意粉,撈 pizza ,中西合璧,仲出動「紹興花彫酒」!
睇見都暈暈地,難怪中伏。平價蟹粉裏,一定落入不明來歷的香料与黃酒,食後,看各人的體質与運氣。
可能与科技進步有關。近年,「大閘蟹」可以大量繁殖,繼「三文魚」,「黑松露菌」等,成為大衆化食材。多好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