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533《回鄉莫久留》

最近,香港時興換回鄉證;想起京都三木大雲和尚,說「回鄉探親」 的故事。 有 IT 業社員一郎,三十歲出頭,剛被公司裁掉。失意之時,心煩意亂,於是告別巿區家居的妻兒,乘列車回鄉探望父母。 離開已十多年。平時工作忙碌,妻子与母親,又因婆媳問題不和,許久沒回來了。 一踏出車站,風景与兒時一樣,種種回憶湧上心頭,感到無比親切。 返回舊居,已近黃昏。年邁雙親在守候,親友及隣居亦趕過來聚會;大夥一起共晚膳,酒足飯飽之後,一郎返回兒時的睡房,倒頭呼呼大睡。 醒來已近中午,他許久沒睡得如此香甜。母親遞來醒酒茶,笑道:「你回來探我們,大家很高興。可別躭擱了,下午乘車快回去吧。」 一郎感出奇,以為久別重逢,父母會不捨得。怎料母親這樣說,惟有告別離去。 [...]

Read More

6532《夏威夷的「火地獄」》

剛說起印度的「泥地獄」(8月16日)。 同時,夏威夷的「毛伊島」(前名「貓兒島」),自8月8日起,已燒成一片火海,死傷不計其數,如「火地獄」。 這場山火,來得特別震撼。因為自有「夏威夷」以來,這地方代表所有快樂事。 總是引發美好聯想:假期,陽光,海灘,滑浪,雨林,小結他,大紅花。 還有大叔至愛的「夏老威」(「夏威夷恤」),草裙舞,永遠「撻拖」不穿鞋襪。 說得最好是佐治古尼的《繼承大丈夫》(2011年):「人們拒絕相信,這裏會發生不幸。」 其實當然有。只要有人,就有生老病死,悲歡離合:老婆偷吃, 婚外情,爭產,子女叛逆,通街露宿者等等。 [...]

Read More

6531《最後的一眼》

當去到最後,山殘水剩,花果飄零之時,還可以怎樣做? 有人只能夠輕輕嘆息,呼出最後一口氣。 像《倚天屠龍記》的殷素素。自知因「愛」之名,闖下大禍,累人累物,惟有背負罪孽,餘生閃縮躲藏度日。 不幸,連嘆息也不能夠,全身器官衰竭,僅靠插管維持生命。 唯一可以做的,是微微張開眼睛,將目光投向最後來照顧你的人。 論理,不值得幫。一生任性,只做自己喜歡的事,妄顧他人感受;更拒絕負責,不肯建立及承諾任何關係。 又固執。沒學習,沒適應,沒反省,沒遷就,死不悔改,責任永遠不在我方。一錯到底,視為「有型」,自我感覺非常良好。 [...]

Read More

6530《拖拉 hea 慢延》

看「温拿」樂隊開告別演唱會,想起他們的電影/流行歌《追趕跑跳碰》(1978年)。 多好,充滿活力。當時,他們才廿多歲,仿似有用不完的能量。負責作曲/寫詞/導演的黃霑,約37歲,如日方中。 一切來得那麽容易。追趕跑跳碰,統統向「前」;而前景,又是那麽光明。 逐漸,我們明白,在現實生活裏,不能一味往前衝,亦不容許盲目樂觀。朋友曾經有名句:「今日要好過昨日,明日要好過今日!」 口號式吶喊。若干年後,零星落索,我們都受到現實的殘酷教訓。 尤其是經過两年社運,三年防疫的折騰後,誰還可以像個大細路般,無憂無慮地「追趕跑跳碰」?俱「碰」得一鼻子灰。 遲一些年代的「Beyond」,家駒已發出哀音:「那怕一朝會跌倒」(1993《海闊天空》),不祥之至。 [...]

Read More

6529《印度的「泥地獄」》

我們對於傳說中的「地獄」,各憑想像。 香港人的集體回憶,是大坑虎豹別墅的立體壁畫,詳述十八層地獄。通俗文化是電影《無間道》(2002年)。 奇諾李維斯亦有部《魔間行者》(2005),地獄場面模倣原爆,比近期熱話的《奧本海默》先行。 其實統統來自佛教《地藏經》第三及第五回。佛母摩耶夫人,問衆生「造業」「報應」等事。 地藏菩薩回答的所報處,正是各地獄名號。當中,許多是肉身折磨;亦有受精神痛苦如「無間地獄」。 林林總總,死去活來。可是最近聽聞,朋友往印度公幹,對於「地獄」之苦,竟有新體驗。 通常在當地,活動範圍僅限於酒店。有趟為趕飛機返香港,司機徵得他同意,冒險穿越貧民窟,目睹前所未有,難以想像的貧窮景象。 [...]

Read More